|
【只看楼主】
蒙娜莉莎
美国耶鲁大学一位教授近日称: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中主人公露出神秘微笑,是因为她将成为母亲。 美国耶鲁大学临床解剖学教授努兰德通在搜集了大量十六世纪文件,并对此画进行仔细研究后,言之凿凿地声称:画中女主人公蒙娜丽莎在达·芬奇为她作画的当年年底,生下一个孩子。这位教授指出:“画中的女主人公四肢和手指显得肿胀;她双手交叉,叠合后放在腹部上,这一动作同孕妇的习惯性双手动作如出一辙。”据米兰和佛罗伦萨新发现的文件记载,这幅画的主人公是一位丝绸富商之妻。努兰德通称:1503年,达·芬奇应这对夫妇之请作了此画,画中人的微笑表露了对腹中新生命即将莅临人世的喜悦。
画中藏着孕妇证据 据谢文·纽兰德称,他是根据在意大利米兰和佛罗伦萨各大图书馆中寻找到的最新证据才提出这个大胆的观点的。此前,根据一部分学者的研究,《蒙娜丽莎》的原型被确定是一名叫做丽莎·德·吉尔康达的女子,她是当时佛罗伦萨一名富有的丝绸商人的妻子。纽兰德在佛罗伦萨图书馆中找到的最新证据再次确证了画中原型正是这名叫做丽莎的丝绸商妻子。 接受记者采访时,纽兰德教授道:“显然,蒙娜丽莎原型当这幅画的模特儿时已经怀孕了,这不仅可以从历史文献中找到证据,你甚至可以从《蒙娜丽莎》这幅画本身中寻找证据。你看画上她肿胀的手臂,她微微发胖的脸和微微鼓起的腹部,无一不在说明她是个孕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手上没有指环。在当时的佛罗伦萨,一个富有的女人不戴指环是不可思议的,最可能的解释是,怀孕导致她的手指变粗,她不得不将戒指取了下来。” 模特儿请达·芬奇作画 据纽兰德称,更多证明蒙娜丽莎原型当时已经怀孕的证据可以从佛罗伦萨图书馆中的历史记录中找到。《蒙娜丽莎》作于1503年,而佛罗伦萨历史图书馆中的记录显示,画中原型丽莎·德·吉尔康达在那年晚些时候正好生下一个小孩。纽兰德和另一名意大利大学教授在BBC纪录片中向科学界展示了丽莎·德·吉尔康达生下小孩之后在教堂中为小孩施洗留下的“原始记录”。1953年,丽莎·德·吉尔康达的丈夫弗朗西斯科是达·芬奇住宅附近一座名叫“圣塔·安纽兹塔”的教堂的赞助人,纽兰德认为,《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在丽莎·德·吉尔康达的请求之下为她画的,这名怀孕的母亲希望这幅画能够成为“送给她即将诞生的孩子的一个珍贵的庆典和礼物”。“而蒙娜丽莎脸上神秘的微笑,正是一名母亲为一个生命即将诞生时暗自喜悦的表现,微笑的神秘来自于生命的神秘。我们知道,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缺少母爱,即使在他成名后,他与母亲仍然保持着一种疏远的关系。我们认为他自己对于母爱的虚幻想象都被他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这幅怀孕母亲的肖像中。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可以说是达·芬奇对于母爱的一种独特理解。” 贵夫人挤破达·芬奇门槛 “《蒙娜丽莎》画中主人公的真实身份,此前曾有过巨大的争议。达·芬奇当年曾经称,要在余生中画一幅年轻女人的最美丽肖像,一时间,纷纷恳求达·芬奇以自己为模特儿作画的意大利贵夫人们差点没挤破达·芬奇的门槛,要知道,一旦这幅画以自己为原型,那么自己的名字和美貌肯定也会如同达·芬奇的名字一样流传下去。如今研究者们都知道,《蒙娜丽莎》这幅画,达·芬奇曾经考虑用《丽莎·德·吉尔康达》来命名,另外还有几个可选的名字包括《拉·吉尔康达》、《伊莎贝拉·德埃斯特》等。伊莎贝拉·德埃斯特是一名意大利贵夫人,当年她乞求达·芬奇以她为原型画这幅‘最美丽的女人肖像’,可达·芬奇最后只给她画了一幅素描。此外,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蒙娜丽莎》的原型是达·芬奇最后一个赞助人的情妇古兰达的肖像;还有一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蒙娜丽莎》是一个佛罗伦萨妓女的肖像;最后一种说法则是,画中主人公其实是达·芬奇的同性恋情人,只不过达·芬奇在画中将她的面貌处理成了女性而已。”纽兰德对记者道。 怀孕证据相当多 纽兰德新发现的《蒙娜丽莎》原型历史证据得到了欧洲许多达·芬奇研究者的首肯,许多专家认为纽兰德的发现对达·芬奇研究将具有贡献性的意义。英国苏塞克斯大学艺术史学家和达·芬奇专家埃夫林·威尔奇对记者道:“新发现的这些文件资料的内容着实让人惊讶。”然而,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纽兰德提出的“蒙娜丽莎怀孕了”的观点。意大利达·芬奇研究专家之一卡罗·维丝就坚持认为《蒙娜丽莎》的原型仍是达·芬奇最后一名赞助人的情妇古兰达。曾在2001年著有《蒙娜丽莎》一书的英国历史学家唐纳德·萨森目前尽管趋向于认同纽兰德的观点,然而他认为纽兰德的观点仍有不少可疑之处。也许将纽兰德的观点搬上银幕的英国广播公司艺术导演伊恩图布是最支持纳兰德的一个人了,伊恩图布道:“我们有相当多的证据证明蒙娜丽莎当时已经怀孕了,这正是为什么她的脸上会带着那种神秘微笑的原因———这是一个母亲知道一个生命即将于不久后诞生的秘密而喜悦的微笑。” 还有不微笑的《蒙娜丽莎》 据报道,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原画藏于巴黎罗浮宫。但是几百年以来,不少收藏家各自声称他们藏有真正的《蒙娜丽莎》竟达六十幅之多。更有趣的是,1984年美国东部缅因州伯特兰美术馆又收到一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经使用现代技术手段测定,此画确实是当年达·芬奇的手笔,画中的人物除了不微笑以外,其余都酷似蒙娜丽莎本人。专家由此推测,这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可能是作者同时画的一幅底稿。
在法国卢浮宫,有很多稀世珍品,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朝圣者”前来参观,其中有一件展品前,总是挤满了人。这就是卢浮宫的压宫之宝《蒙娜丽莎》。关于《蒙娜丽莎》有很多不解之谜,例如,这幅画的作者真的是达?芬奇吗?或者说你看到的那幅《蒙娜丽莎》真的是达?芬奇作的那幅吗?画的原型是谁?等等。 关于《蒙娜丽莎》的作者,一般都认为,《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杰出的艺术家达?芬奇的代表作。美术史家们宣称,达?芬奇从1503年开始创作这幅画,完成后,一直珍藏在自己身边。但是,也有人对这幅画的作者是不是达?芬奇提出了怀疑,理由是这幅画上没有署名,也没有作画日期;同时,从现存的所有16世纪名人信札中,也找不到有人订购此画的线索,更没有支付画款的纪录,照常理,达?芬奇自己都如此喜爱的作品,一定会有人订购的。此外,还有人认为,在神密莫测的卢浮宫,实际上收藏有多幅版本的《蒙娜丽莎》。权威的英国《大英百科全书》甚至宣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至少也有十多幅很好的临摹本,临摹者中包括有多名达?芬奇的学生,这些人都说自己拥有达?芬奇的原作。在1955年的法国巴黎“国际美术及历史伪品展览会”上,就曾经出现过十多幅《蒙娜丽莎》。目前,在世界各地,仍然不时有人宣称自己拥有真正是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在众多的《蒙娜丽莎》画中,除了卢浮宫的那幅以外,还有三幅比较著名的《蒙娜丽莎》。其一、赫金本的《蒙娜丽莎》。这是1954年荷兰画商赫金和他的儿子在一家古董店买的。其二、英国的《蒙娜丽莎》,这幅画现收藏于英国的艾尔维茨本,这幅画非常精美,画中的人物比我们看到的卢浮宫的那幅年轻、高雅。但是,以上这两幅《蒙娜丽莎》的背景都比较粗浅。其三、维尔农本的《蒙娜丽莎》。这幅画是维尔农于1917年带到美国的,现在收藏于美国的一家银行保险库中,画中的人物年纪较轻、很有活力,画中的背景精细完美,很像达?芬奇的其他作品风格。 《蒙娜丽莎》的原型是谁呢?最典型的说法出自1550年写成的《列奥那多?达?芬奇生平》一书,该书的作者乔尔乔?瓦沙里,是一位美术史研究权威。据瓦沙里说,蒙娜丽莎的原型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乔康多的夫人,蒙丹娜是夫人的意思,蒙丹娜的缩称就是蒙娜,在法国和意大利,人们又根据画中人物丈夫的名字,称这幅画为乔康多。画中人物出生于1479年,达?芬奇给她作画的时间是1503-1506年,当时她的年龄为24-27岁。据说,当时,她整日沉浸在痛失爱女的悲伤之中,郁郁寡欢。达?芬奇作画时,为了让她高兴,曾经请人为她弹琴唱歌,还请一些滑稽演员给她表演节目。因此,我们看到的画中人物嘴角挂着一丝微笑,但从她的眼中仍不难看出她的不安。就是这种微笑,五百年来,像谜一样引起人们的许多猜测,有人说它是“谜一般的微笑”、“神秘的微笑”;当然也有人说是“魅惑的微笑”、“邪气的微笑”。然而,也有人对瓦沙里的记载提出了怀疑,如记载中的人物与画中人物年龄不符,瓦沙里的记载,蒙娜丽沙只有24岁到27岁之间,而画中人物至少在大十岁以上;而且,瓦沙里说由于蒙娜丽沙早逝,达?芬奇没有完成这幅画,而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也有人认为,《蒙娜丽莎》是若干妇女形象的综合,不是一幅真人肖像画,画家的模特不至一人;也有人认为画家的模特是一位名妓;等等。 甚至卢浮宫那幅最有名的《蒙娜丽莎》也有不少谜一样的故事。据说,有一位意大利画家对本国画家画的不朽之作落入法国,很不甘心,设法将画偷了出来;可是,画拿到手以后,他又不知道如何处理,后来不得不向法国警察投案自首。
2003年是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的500周年纪念,世界范围内又掀起了一阵蒙娜丽莎热。在《蒙娜丽莎》所在的法国,巴黎造币厂已经为“她”献上了一份贺礼———一套精美的金银纪念币,面值分别为20欧元和1.5欧元。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份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卢浮宫近日也有新的规定,禁止对《蒙娜丽莎》摄像,而以前,游客们一直允许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对卢浮宫内所有的艺术品摄影留念。此外,筹划已久的《蒙娜丽莎》的新居也将在明年启用,这幅名画将会悬挂在单独的展厅内接受艺术朝圣者的朝拜。 而在中国,有关方面表示希望借中法文化年之,将这位世界最著名的女士邀请来中国。如能成行,这将是明年中国文化界的一大盛事。但由于法国政府在很早以前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已通过条约的形式限制其国内国宝级的艺术品出国展览,所以国人到时能否面对面地一睹《蒙娜丽莎》的真容,尚是一个未知数。 500年,这个传奇始终生气勃勃! 闭上眼睛,张开嘴唇,说出“蒙娜丽莎”这四个字,就会有那个微笑出现在你眼前。“魅力”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幅我们星球上最著名的肖像画,也许“魔力”才是一个更恰当的词汇。每年来到卢浮宫参观的五、六百万人中的大部分都会直奔德农馆悬挂《蒙娜丽莎》的展室,宫中的其他瑰宝相形之下都黯然无光。上个世纪后半期,《蒙娜丽莎》曾有过两次短短的出国之旅,结果在一、两周内她就征服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六十万美国人和二百万苏联人拜倒在她的目光之下。 《蒙娜丽莎》的魔力所及还不止于此,在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角落里,我们都能看到她的踪影,不管是作为装饰,被用于商业宣传,还是衍生成了其他的文化产品。也许我们没看到过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早生成了一幅自己的《蒙娜丽莎》,同样的微笑、静谧,真伪莫辨。 追问这个传奇的源头,当然是500年前达·芬奇神乎其技的画功。在当时一众圣母和女神像中,一个衣着自然的世俗女子,束手微笑,神情泰然,所引起的震撼不亚于数百年后后现代艺术家给她添上的两撇小胡子。 然而,艺术上的成就能解释她在行内人和艺术爱好者中的声誉,却很难解释她如何获得街知巷闻的知名度。更何况,达·芬奇本人另有许多杰作,遑论那些艺术水准堪与其比肩的同世或后辈大师,为什么非典肆虐期间的中国人只给蒙娜丽莎加上了口罩,而无人念及大卫或者维纳斯呢? 维特根斯坦说,文化就是文化之外的总和。对我们的《蒙娜丽莎》来说也是如此,围绕画作的种种千古之谜以及她问世以来的曲折经历也许才是吸引大部分人注意的真正要素。500年,《蒙娜丽莎》美丽的脸庞上已经被遮上了一层隐约的面纱,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面纱之后的真容,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文化之上的附属物。这些附属物,就像500年来积累在画像上的尘污一样,遮盖了达·芬奇创作画作时的真实颜色,但就像专家们对卢浮宫提出的建议一样,不要试图抹去这些尘污,不仅仅是因为可能损害画作,更是因为她现在的状貌才是我们心中的那个经典的形象,艺术不是考古,《蒙娜丽莎》不是文物,她始终生气勃勃。 ■ 回顾 史上最著名的失窃案 在《蒙娜丽莎》的传奇史上,1911年的失窃案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章,惊险不输《碟中谍》,曲折堪比《无间道》。 事情必须追溯到1910年10月。卢浮宫的主事人仿佛对之后的失窃案已有预感,决定给所有的重量级名作配上防盗玻璃罩,遂招募了数名手艺高超的匠人。然而,在这批匠师中间,有一个叫维琴佐·佩鲁吉阿的意大利人。这位后来被证明患有轻度精神病的民族主义者早就处心积虑地想把本国的国宝迎回家,遇此良机自然不会错过。 他耐心等待了10个月之久,到了第二年的8月19日,他装成游客进入卢浮宫参观,并找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展室躲了起来。等到夜静无人的闭馆之时,他才现身潜入《蒙娜丽莎》所在的展厅,轻易地解除了自己安装的玻璃罩,取下画像,来到一个小门,破坏了门锁后逃之夭夭。 可笑的事情发生在失窃之后,整整一天,没有人发现异常。对于出现在墙上的那个空位,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以为《蒙娜丽莎》是被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展室,直到有人在楼梯口发现被遗弃的装裱《蒙娜丽莎》的画框才知道大事不妙。这时,卢浮宫的馆长正在外地度假,听到属下的报告后,他大笑道:“你们是不是想告诉我埃菲尔铁塔的塔顶也被偷了?” 随后展开的侦查行动遍及全法,数千人被讯问。当时法国著名的先锋画家、诗人阿波里奈尔只因为说过一句“我要烧掉卢浮宫”就被看成是头号嫌疑犯并被逮捕,毕加索也因此而受到牵连,被带到警察局接受盘问。 但在整整两年多的时间内,《蒙娜丽莎》始终踪影全无。直到1913年的秋天,佛罗伦萨的一个古董商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以任何价格求购任何艺术品”,不久他就收到佩鲁吉阿的来信,声称自己拥有《蒙娜丽莎》,古董商回信表示自己愿意帮他把《蒙娜丽莎》卖给乌菲兹美术馆。当佩鲁吉阿带着《蒙娜丽莎》来到约定地点的时候,才发现等待自己的除了乌菲兹美术馆的馆长还有一大帮意大利警察。 佩鲁吉阿的爱国之名赢得了意大利国民的广泛同情,最终被判处了意大利法律规定的最小刑期。而由于《蒙娜丽莎》法律上的所有权属于法国,在意大利巡展了两周之后她也不得不被送回了巴黎。 ■ 纪录 中国人的巨型蒙娜丽莎 中国人也在蒙娜丽莎的传奇史上写过自己的一笔。 1998 年,广东的三名工艺美术师用天然云石拼了一个重6 吨、长12.3 米、宽8.2 米、面积达100 多平方米的超级蒙娜丽莎,并入选了当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整幅拼画大小为原作的271.86 倍,观众登高方能一睹蒙娜丽莎的微笑。 ■ 链接 传奇的前半生 1452年 达·芬奇在意大利的小镇芬奇出生。 1503年 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 1507年 《蒙娜丽莎》创作完成。 1514年 达·芬奇接受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移居法国,《蒙娜丽莎》与他同行。 1519年 67岁的达·芬奇于法国安博瓦城去世,《蒙娜丽莎》在此前后为弗朗索瓦一世购得。 16世纪30年代 弗朗索瓦一世在枫丹白露宫一个半公开的画廊内首次向世人展示《蒙娜丽莎》。 1789年 法国大革命开始,《蒙娜丽莎》被藏在货仓中躲过了劫掠。 1800年 《蒙娜丽莎》落入拿破仑之手,拿破仑把她挂在了自己的卧室之中。 1804年 《蒙娜丽莎》被请进了今后的长久栖身之地———卢浮宫。 1911年8月21日 发现《蒙娜丽莎》失踪。 1913年12月11日 盗窃者试图将《蒙娜丽莎》卖给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并因此而被捕。 12月 《蒙娜丽莎》在意大利巡回展出。 12月31日 《蒙娜丽莎》被运回巴黎。 1956年 有人向《蒙娜丽莎》投掷硫酸,画像的下半部分被损坏。修复工作持续了数年。上世纪50年代 卢浮宫通过技术手段去除了画作上的一些陈年污斑,此举被认为对画作本身也有损害。 1963年 《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 1974年 《蒙娜丽莎》最后一次出国,在东京国家博物馆和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展出。
|
[楼 主]
来自:未知地区 | xxx.xxx.xxx.xxx |
Posted: 2008-11-07 04:05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