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楼主】
大马手机通讯历史
电话在130多年前发明时,很多人想不通,谁会要这种能把声音传到远方的东西。现在,全世界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机(无线电话)。手机也不再只能传声音,而变成吃喝玩乐及工作上的亲密伴侣。稳赚的电讯业和不断推陈出新的手机业,更成了各国经济的火车头,带动著相关行业向前迈进。
大马的手机通讯,由90年代每数小时就要充电一次的“砖头”、“水壶”、“大哥大”手机,到今天琳琅满目的超薄3G拍照手机,其中不过短短的10多年。'
根据非常难得的资料发现(非常纳闷,大马极力推广ICT,却缺少资料记录),大马的手机通讯,是从1995年开始百花齐放发展至今天,约75%人口都拥有了手机。 手机通讯业如此惊人的蓬勃发展,令其它行业羡慕不已。若追根究底,手机的发展,除了体积、款式及功能的变化外,总离不开数据传送速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仍在上演的速度之争。
手机通讯简史∶
第1代手机通讯系统,是最初的商用手机通讯系统。当时是用模拟(Analogue)式,把声音转成无线电波,在手机通讯网络上传播,因此,第1代手机通讯系统只能传语音,不能传数据。
第2代手机通讯系统,进入数码时代,安全性提高了,而且声音和电讯收发都得到了改善,不再像1G那麽容易被盗线窃听或讯号不清。较后期的2G手机通讯系统,能够当作电话来传真或当作数据机来上网,速率介於9.6Kbps至14.4Kbps之间。
一些基本的文字短讯(SMS),也能在一些2G通讯系统上传送。2G手机通讯系统,可简分成2种规格∶一种是基於TDMA所发展出来,也是目前最多国家(包括我国)应用的GSM规格,另一种就是则是CDMA标准。
2.5G 第2.5代手机通讯系统,是介於2G和3G之间的过渡时期系统。我们通常把速率比2G快的GPRS系统,称作2.5G手机通讯系统。理论上GPRS的速率大概170Kbps,不过现实中仅介於20Kbps至70Kbps左右。这样的速度,不但可以用来下载一些小型的软件如铃声、墙纸、荧幕保护屏幕、小动画等,甚至还能通过WAP来上网来看一些文字式的网站了。
2.75G 第2.75代手机通讯系统,通常指的是速率比GPRS快的EDGE通讯系统。理论上,EDGE的速率可达到384Kbps,已经符合国际电讯联盟(ITU)对3G网络系统定下的标准,不过实际应用上,只是介於30Kbps至200Kbps之间。这样的速率,其实已经比普通的固线电话拨号上网还要快,而且目前3G能做到的大部份功能,EDGE也能做到,惟一遗憾的是无法进行视频通话(Video call)而已。
3G
第3代手机通讯系统,指的是能进行视频通话的通讯系统,而且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理论上,3G的速率是2Mbps(室内)、384Kbps(室外)和144Kbps(驾驶中),可是,现实应用中,大概介於140Kbps至300多Kbps之间。 目前,全世界的3G共有3个通用的标准∶W-CDMA与UMTS、CDMA2000以及日本仅有的FOMA。不过,中国最近也一直在主导一个中国的3G系统,称为TD-SCDMA。大马的3G用的是W-CDMA系统。
第3.5代手机通讯系统,指的是比3G更快的HSDPA,理论上速率介於2.4Mbps至14Mbps之间,目前的实际应用大概是3.6Mbps。我国各大3G电讯公司都已准备就绪,估计下半年就会陆续推出3.5G通讯服务。
大马电讯业密码∶
密码(1)∶3/4国人用手机 根据大马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MCMC)的数据指出,在2005年,每4个国人,只有一个没用手机,手机渗透率近四分之三(74.1%)。截至2005年年终,我国的手机用户总数达1954万5000人。
密码(2)∶每人平均发386则SMS
大马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的统计数据发现,截至2005年底,全国手机用户至今共发了75亿5360万则SMS(文字短讯),等於每名用户平均发了386则SMS。
密码(3)∶大马电讯业始於1874
大马电讯业的第一步,是从1874年由邮政与电报部,架设的一条连接了霹雳州江沙(Kuala Kangsar)和太平共42.5公里长的电报线开始。
大马电讯业简史∶ (资料来源∶国际电讯联盟ITU、维基百科)
80年代∶ 政府决定开放电讯市场。马电讯推出模拟手机通讯服务,门号∶011。
1984年∶ 大马的电讯运作,从当年能源、通讯与邮政部的大马电讯局(Jabatan Telekom Malaysia,JTM)移交给新成立的大马电讯公司(Syarikat Telekom Malaysia,STM)。大马电讯局不再经营电讯服务,改作电讯管理机构。
1987年∶大马电讯公司部份开始私营化 1988年∶ 在STM Cellular Communications旗下成立了西尔康(Celcom)公司(现在改称天地通)。
1989年∶ 西尔康推出模拟手机通讯服务,门号∶010。
1990年∶ 大马电讯公司挂牌上市,改名成大马电讯有限公司(Telekom Malaysia Berhad,TMB,简称马电讯)。大马财政部拥有76%股权。同年,马电讯与西尔康签约互通。
1994年∶ 马电讯旗下的Mobikom推出模拟手机通讯服务,门号∶018。同年,马电讯和Mobikom签约互通。
1995年∶
政府发出5张新执照,新电讯公司纷纷开始提供数码手机通讯服务,包括∶门号012的明讯(开始称为Binariang,后改称明讯Maxis)、门号016的DiGi(开始称为Mutiara Telecom,在1999年改名成DiGi),门号017的TimedotCom、门号013的TM Touch,而西尔康和Mobikom也开始分别推出门号019和018的数码手机通讯服务。
1995年5月∶ 马电讯与西尔康签约互通,为后来的其它电讯公司互通殿下了基础。
1996年∶ 政府制定平均接入服务,用户能直播国际长途电话(IDD)。政府也拟定“内部连接与接入通用架构”(GFIA),以管制固线与固线互通以及固线与手机互通。LEISURECAFE 闲情咖啡屋
1998年∶ 政府拟定了1998年通讯与多媒体法令(Communications and Multimedia Act 1998),并成立了大马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MCMC)以取代大马电讯局。
技术名词∶
GSM =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全球流动/移动/行动通讯系统) TDMA =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多址接入) CDMA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接入)
GPRS =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 EDGE = 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 (改进数据率GSM服务) W-CDMA =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宽频CDMA) UMTS =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通用流动通讯系统) TD-SCDMA = Time Division - Synchronized CDMA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HSDPA =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高速下行封包接入) WiBro = Wireless Broadband(无线宽频)
|
[楼 主]
来自:未知地区 | xxx.xxx.xxx.xxx |
Posted: 2007-04-18 05:00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