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乐超级论坛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 搜索 | 数码宝贝 | 虚拟形象
 

[ 酷乐超级论坛 ] [ ▲▲▲ ] [ ▼▼▼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 搜索 | 数码宝贝 | 虚拟形象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选择字体:<<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ack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737
威望: 0 点
金钱: 9722 元
存款: 52060 元
好评度: 5 点
今日: 潜水中
潜水值: -15 米
家族门派: 无门无派
注册时间: 2007-02-10
最后登录: 2007-07-07
来自: 未知地区

论坛等级: 24
魅力值: 0 / 589
体力值: 245 / 31480
经验值: 57 %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阅读全部

未来人工岛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伴之而来,且日趋严重。对此,现在社会各界已日益重视。目前科技界正在寻找一种能在全球消除环境污染的方法,新兴的生物工艺技术,可能成为首选的目标。例如,在日本,人们培养微藻,将CO2收集起来,并作为能源重新使用,最终还能产生有用物质。这样,大气中的CO2就可循环使用,反害为利。

  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德国专家希伯尔兹的“矿物增生”建筑技术。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利用日光能而把海水中的矿物质变成石灰石的办法。希氏的最终目的,即通过并不复杂的技术,使大海中生出孤岛,并向大陆提供建筑材料和金属!

  希氏小组把一系列的线网置于洋底高山的顶上,(它们仍浸没在海水之中),然后再把这些线网连接起来,接到一个提供直流低压的太阳能电源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化反应将使海水中的矿物质向线网积聚,而形成石灰石的面板,这些面板的大小和形状可由线网的布局来决定。而矿物质的增生过程将有助于降低CO2的含量,这类似于海棉吸水,而海水吸附着这种温室气体。希氏相信他的研究工作会取得成功,一些实验性的装置,已收到了理论所预期的效果。

  目前希氏跟一个礁石保护协会合作,已在他们工作的小岛周围建立了5个实验场地,即通过线网通电的办法,以生成礁石或面板。其中3个实验的能原来自陆地;另一个实验的能原则利用海水制成的所谓“湿电池”;第5个则靠太阳能装置。

  希氏计划的终点是海水自生成岛城。他们拟在西梦塔安培(位于非洲马德拉群岛与葡萄牙之间),生长出一个能自给自足的岛城,这是一个跨度为50米的岛礁,其根部一直生在大西洋的海底,这个礁岛虽说不大,却有不少用途。它有浅滩,可供人们休闲娱乐和游泳;这区域的洋流不急,是一个钓鱼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在礁岛附近的海底充满了金属小结块,这包括铜、锰、镍、铁和钴等,具有很大开采的价值。

  为了保证礁岛上居民的安全,这个小岛城的周围将筑起巨大的石灰石坝,而这些建筑材料,皆从海中自然生出。岛上除了建立一个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站外,还将充分利用大海给予的恩惠,利用不同洋流之间的温度差,通过一个热能转化的系统,而吸收能量,成为一个能源场。

  这位矿物增生技术的先驱,已在加勒比海区域建立起礁石,有朝一日它将成为新的海中城市。岛城的经济柱石是“石灰石生成”,这种建筑材料不仅供本岛建设之用,且可源源不断地运往陆地,供建筑之所需。希氏展望说,他们的礁岛城大有发展前景,除了建材以外,还将提供多种金属材料。由于海底存有大量金属结块,故将在此建立海下采矿中心,可从结块中提炼出纯金属。虽然金属提炼是一项很费能源的活动,但希氏说,这并不可怕。他说,建立一个靠海水生产石灰石管道的制造厂并不困难,使用这些管道将深层的缓慢海水流分流,使之通过巨大的水力发电机的桨叶而发电,大量的电力由此可得。

  礁岛上的居民将主要以海鲜为食品。他们在“郊外”可用网捕鱼,在家里则可圈养(鱼)虾。这些人工养殖的鱼类包括名贵的鲍鱼、海胆、牡蛎、贻贝和贝壳类;而一般食用的蔬菜,都将在水溶液中种殖。

  希氏说:这项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自然的循环过程,索取能源和财富,却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原图

[楼 主] 来自:未知地区 | xxx.xxx.xxx.xxx | Posted: 2007-03-25 01:18 PM
顶端


风格转换:kofjin | 风格升级:残墨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Hosted on ibrave.io
Total 0.121626(s) query 8, Gzip enabled
Online Counter